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為14.67%
近日,在全國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深度行活動上,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正式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數據地圖》報告。

《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數據地圖》依據《工業互聯網平臺 企業應用水平與績效評價》國家標準(報批稿)所構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評價體系,對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推廣公共服務平臺(http://www.iipap.com)上近1500家企業的評價數據進行分析,客觀呈現了我國制造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的現狀水平、應用績效和整體態勢。《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數據地圖》報告從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水平和投入產出兩個核心視角出發,剖析形成以下10個洞察觀點:總體水平方面,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總體水平處于B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為14.67%,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水平得分為31.76,不同地區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發展水平不均衡,東南沿海區域領跑其他省市;設備上云方面,工業設備上云率總體為13.1%,電力行業企業設備上云水平明顯高于制造業企業;設備云端應用方面,不同行業的設備云端應用場景各有側重,49.28%的設備云端應用場景仍集中在運行狀態監測方面,設備云端應用深度明顯不足;業務上云方面,企業業務上云普及率為36.46%,其中電子行業業務云端應用主要側重于產品增值服務,消費品行業主要側重于供應鏈管理,裝備制造行業主要側重于生產管理;邊緣能力方面,已有9.30%的企業開展邊云協同建設,亟需進一步提升企業邊緣端處理能力和邊云協同水平;數據管理方面,企業上平臺后數據管理綜合能力均有顯著提升,并且在大數據挖掘應用方面表現搶眼;工業知識沉淀復用方面,企業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工業機理模型、工業微服務/微組件、工業知識圖譜等深度應用的比例分別為10.45%、8.44%和3.74%,工業知識沉淀復用顯著提升平臺應用效能效益;模式創新方面,不同行業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創新發展模式各有側重,其中服務化延伸開展比例最高的行業為電子行業,個性化定制開展比例最高的為紡織行業,網絡化協同開展比例最高的為交通設備制造行業。規劃投入方面,大中型企業較為關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戰略規劃和整體解決方案導入,小微企業更加注重平臺提供的特色功能服務應用;應用效益方面,不同行業平臺應用效益提升表現各有側重,交通設備制造行業上平臺后產能利用率提升6.56%,機械行業上平臺后庫存周轉率提升9.46%,輕工行業上平臺后訂單準時交貨率提升6.56%,電子行業上平臺后運營成本降低5.39%。以下為解讀PPT





























浙江工業大學湖州數字經濟技術研究院成立至今,在助力湖州打造首個“數字生活城市”的同時,也一直致力于幫助企業與個人實現更遠的理想。如果你希望擁有更多的合作伙伴,能獲取更廣闊的渠道,能獲得更大的資源,請聯系我們。
91爱爱视频